更新时间: 浏览次数: 594
不少电商平台上,AI造假现象随处可见。在产品介绍环节,部分商家为了吸引消费者眼球,利用AI技术生成虚假图片。可能是部分造假商家“技艺不精”,稍微检查一下,就能发现马脚—— 在数字文博中思接千载,在沉浸演艺中陶冶情操,在主题研学中培养兴趣,在低空游览中触摸文脉……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以文兴业与以文化人相得益彰,正是“人文经济学”的内涵所在。发挥文化的撬动作用,不断激发创新创造活力,文旅消费便能如哪吒一样有一飞冲天的爆发力。 美元指数延续多日来颓势,10日盘中一度跌超2%,触及半年来最低水平,至100附近。美元兑多国货币汇率也出现贬值。9日,美元兑日元失守144,为去年10月来首次。 阿里巴巴向《环球时报》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郑钦文的球拍、潘展乐的泳镜……这些冠军同款装备已登上淘宝热搜,卖爆天猫。其中郑钦文夺冠同款网球拍高居淘宝热搜第一名。自8月3日郑钦文夺冠至8月5日樊振东夺冠,其间超200万人在天猫搜索了“小球”品类相关商品,其中网球相关装备搜索量同比增长300%,“郑钦文同款”专业网球拍V14,48小时内收到了超4万人的问询,超3000人加购,成交量同比暴涨超2000%,成为天猫网球类目成交TOP1商品。不仅如此,就连郑钦文夺冠现场教练穿的“加油服”也火出圈。 “‘悟空’横空出世,‘哪吒’备受瞩目。这些中国古典故事中的代表性人物,在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技术加持下,已成为全球广受欢迎的文化符号。”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以下简称“马新社”)主席黄振威日前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通过技术赋能,中国文化软实力全球传播实现突破性飞跃,为东盟国家媒体智库拥抱技术变革提供借鉴。” 二是聚焦“地”,进一步健全有利于增强乡村振兴土地要素保障和提高农民分享土地增值收益比例的体制机制。深化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把握好承包权的保障功能和经营权的要素功能之间的利益平衡,鼓励通过发布流转价格指数、实物计租等方式推动流转费用稳定在合理水平,控制农业生产的地租成本、稳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投资预期。深化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把握好农房和宅基地盘活利用的优先序和切口,现阶段可按照兼顾民宿、文创等经营性需求和外来人口入村养老、休闲等居住需求的思路,把着力点放在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上。深化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把握好就地入市促进乡村产业发展与异地入市获取更高出让收入、促进产业园区发展的平衡,允许将符合国土空间规划的农村闲置或低效利用建设用地调整为经营性建设用地后入市。发挥县乡国土空间规划的空间统筹和要素保障作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节余的建设用地指标优先用于支持乡村产业发展和公共建设。, 4月10日,世界贸易组织货物贸易理事会年度首次会议第二天,美国在“其他事项”下增设“对等关税”议题,宣扬其实施所谓“对等关税”的强盗逻辑。 着力壮大县域富民产业,还有一个关键词是“富民”,应从走向共同富裕视角创新乡村产业发展模式。一个成功的乡村产业发展模式,其标志有二:一是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强,能可持续发展;二是产业的联农带农能力强,能带动城乡居民收入和就业增长。因此,要在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框架下,创新乡村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就业吸收、保底分红、入股参股、服务带动等方式,让城乡居民更多分享产业增值收益,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
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衡量指标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浙江这一指标连续40年居全国各省区第一,城乡居民收入倍差连续多年缩小,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浙江久久为功、持之以恒推进实施“千万工程”,使其成为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总牵引。 中国发展从来不是依靠改变游戏规则的“巧取豪夺”,而是通过积极创新在市场竞争中寻求自身的发展空间。目前,中国已经建成了3万多家基础级智能工厂、1200余家先进级智能工厂、230余家卓越级智能工厂,将有效赋能产业转型升级。高盛研报预计,到2030年人工智能每年将为中国GDP增速带来0.2—0.3个百分点的提振。, 全党重视和共同做好统战工作历来是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经验。毛泽东同志曾说过,统战工作是最大的工作。邓小平同志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我们部队到达华北、华中后,人人感到需要有统战工作,因为我们有了朋友就可以站住脚跟。那时甚至对一个碉堡的伪军,都拼命地去做统战工作。江泽民同志指出,统一战线工作是全党的工作,而不仅仅是统战部门的事。如果没有全党的重视和支持,这项工作是做不好的。胡锦涛同志指出,要不断巩固和壮大统一战线,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主党派工作、党外知识分子工作、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工作,民族工作、宗教工作,港澳工作、对台工作、侨务工作,都是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第13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如何在较高基数上实现粮食稳产丰产,如何在县域范围内加快乡村产业发展,如何进一步破解乡村振兴“人、地、钱”等瓶颈制约?本期特邀专家围绕相关问题进行研讨。